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C++全局常量与变量的定义方法
阅读量:704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201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1 全局变量(extern)

当两个类都需要使用共同的变量,我们将这些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。比如,res.h和res.cpp分别来声明和定义全局变量,类ProducerThread和ConsumerThread来使用全局变量。

/**********res.h声明全局变量************/  #pragma once  #include 
  const int g_nDataSize = 1000; // 生产者生产的总数据量  const int g_nBufferSize = 500; // 环形缓冲区的大小  extern char g_szBuffer[]; // 环形缓冲区  extern QSemaphore g_qsemFreeBytes; // 控制环形缓冲区的空闲区(指生产者还没填充数据的区域,或者消费者已经读取过的区域)  extern QSemaphore g_qsemUsedBytes; // 控制环形缓冲区中的使用区(指生产者已填充数据,但消费者没有读取的区域) 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 
/**********res.cpp定义全局变量************/  #pragma once  #include "res.h"  // 定义全局变量  char g_szBuffer[g_nBufferSize];  QSemaphore g_qsemFreeBytes(g_nBufferSize);  QSemaphore g_qsemUsedBytes;  /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/ 
/**********类ConsumerThread使用全局变量************/  #include "consumerthread.h"  #include "res.h"  #include 
  ConsumerThread::ConsumerThread(QObject* parent)  : QThread(parent) {  }  ConsumerThread::ConsumerThread() {  }  ConsumerThread::~ConsumerThread() {  }  void ConsumerThread::run() {   for (int i = 0; i < g_nDataSize; i++) {    g_qsemUsedBytes.acquire();  qDebug()<<"Consumer "<
也可以把全局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放在一起,这样可以防止忘记了定义,如上面的extern char g_szBuffer[g_nBufferSize]; 然后把引用它的文件中的#include "res.h"换成extern char g_szBuffer[];。

但是这样做很不好,因为你无法使用#include "res.h"(使用它,若达到两次及以上,就出现重定义错误;注:即使在res.h中加#pragma once,或#ifndef也会出现重复定义,因为每个编译单元是单独的,都会对它各自进行定义),那么res.h声明的其他函数或变量,你也就无法使用了,除非也都用extern修饰,这样太麻烦,所以还是推荐使用.h中声明,.cpp中定义的做法。

2 静态全局变量(static)

注意使用static修饰变量,就不能使用extern来修饰,即staticextern不可同时出现。

static修饰的全局变量的声明与定义同时进行,即当你在头文件中使用static声明了全局变量,同时它也被定义了。

static修饰的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只能是本身的编译单元。在其他编译单元使用它时,只是简单的把其值复制给了其他编译单元,其他编译单元会另外开个内存保存它,在其他编译单元对它的修改并不影响本身在定义时的值。即在其他编译单元A使用它时,它所在的物理地址,和其他编译单元B使用它时,它所在的物理地址不一样,A和B对它所做的修改都不能传递给对方。

多个地方引用静态全局变量所在的头文件,不会出现重定义错误,因为在每个编译单元都对它开辟了额外的空间进行存储。

注:一般定义static 全局变量时,都把它放在.cpp文件中而不是.h文件中,这样就不会给其他编译单元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污染。

全局常量(const)

const单独使用时,其特性与static一样(每个编译单元中地址都不一样,不过因为是常量,也不能修改,所以就没有多大关系)。
const与extern一起使用时,其特性与extern一样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muyangshaonian/p/9650541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安全世界观
查看>>
Linux网络编程基础_4_网络层(六)--移动IP与网络层设备
查看>>
Eclipse 的 J2EE Preview Server 端口设置
查看>>
winform 一个点击事件触发另一个点击事件
查看>>
关于empty()返回Fatal error: Can't use function return value in write context的错误问题
查看>>
为什么有了uwsgi还要nginx这个“前端”服务器
查看>>
Java BufferString
查看>>
Android笔记——Socket通信实现简单聊天室
查看>>
js修改onclick事件的四种方法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linux文件管理必会知识
查看>>
Cocos2d-xna : 横版战略游戏开发实验4 Layer构建丰富的交互
查看>>
我的友情链接
查看>>
EDM邮件营销如何防止邮件被拒收和进垃圾箱
查看>>
Linux iostat监测IO状态
查看>>
No module named yum错误的解决办法
查看>>
机器学习之sklearn——EM
查看>>
VII Python(7)爬虫
查看>>
java位运算
查看>>